读《超文本和超链接》

三定律

读库出品的小书,周末花了2个小时一口气看完。其中最让我有共鸣的地方来自于当中引用了《银河系搭车客指南》作者道格拉斯·亚当斯的《最后的三文鱼》中的幽默科技三定律:

“一,任何在你出生时已经存在的东西都是普通的、正常的,是世界运转秩序的天然组成部分。

二,任何在你十五岁至三十五岁之间发明的东西都是新的、令人兴奋的、革命性的,你很可能以此为业。

三,任何在你三十五岁以后发明的东西都是违反自然秩序的。”

对于我这个80后,电话、汽车(虽然出生时在国内并不普及)是秩序的一部分,而我正以互联网为业,最近对于出现的一些新潮东西比如炒鞋、短视频、直播带货、新能源汽车、区块链等事物的观点趋于保守。

而对于Z世代,互联网就是天经地义,是基本人权的一部分。他们对于之前我保留观点的事物充满激情。而更新的一代,则是移动互联网成为阳光和空气。手机APP的崛起反而打破了原本开放的链接。

对于不同的世代,互联网本身的定义也是不同。我记得在98年接触互联网之前,我了解互联网的渠道是一本95年出版的书,其中描述了当时各种互联网应用——Telnet/BBS/USENET/Email/FTP/Gopher,以及WWW。书里有截图和一些热门站点的列举,对于还是中学生的我,除了不能理解,剩下的就是在本子上记下那些站点,等待以后有机会的时候去访问。而等到2003年家里通网了以后,在普通网民眼里,互联网基本可以和WWW画上等号(也许还有QQ)。现在的新新人类,互联网则更多的是那一个个APP和各种智能设备。

这本书里还提到了亚瑟·克拉克提出的另一个三定律

“一,当一位年长的著名科学家说,某件事是可能的,他几乎肯定是对的。当他说某件事是不可能的,他很可能是错的。

二,发现可能与不可能之间界限的唯一方法,就是稍稍冒险越过界,进入不可能的领域。

三,任何足够先进的技术都与魔法无异。”

《科学:无尽的前沿》和机械时代的超文本

去年有一本70多年前的老书突然火了起来,名叫《科学:无尽的前沿》。它其实是二战临近结束时一份编写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报告。报告建议美国政府将科学研究作为美国的国策,并大力支持民间机构进行研发。报告的撰写人即本书第一部分的主人公——范内瓦·布什。这位布什先生和后来的布什父子总统没有什么关系,不过论对未来的影响,也许和总统世家不相上下。举个简单的例子,布什后来一手创建了两个著名的机构——NSF和ARPA;前者资助了产生无数成果的基础研究项目,后者则开发了互联网的前身。布什还有另一个名称:“科学沙皇”。

在提交报告前,布什先致信罗斯福,提出了四点关键性建议:

第一,在不妨碍国家安全的前提下,把从军工获得的科学知识告知民众,促进民用科学的发展。

第二,成立一个计划,持续进行医学和相关科学领域的工作,以战胜各种疾病。

第三,政府协助公共和私人组织开展研究活动。

第四,开展一个有效的计划发现和培养美国青年科学人才,以确保美国可持续的科学研究,让科研水平可以与战争期间的水平相提并论。

布什又是怎么与超文本和超链接搭上关系的呢?事实上,在那个年代,信息爆炸已经初露端倪,而布什则一直致力于解决如何人脑高效处理信息的方案。而他在1945年《大西洋月刊》以及《生活》上发表的文章《诚如所思》(As We May Think)提出了一个名为Memex的个人信息处理设备,使用了缩微胶片技术。其核心的思想就是通过链接把各项信息整合在一起。这是机械模拟时代超文本的设想,不过最终并没有实现。

Memex设想图,来源于《生活》杂志

演示之母

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为一般民众所熟知的头衔是鼠标的发明人。但他应该被铭记远不如此。他领导的小组还开发了交互系统、超文本系统、网络计算机和图形用户界面,并且于1968年12月9日,于旧金山在一众同行前进行了演示。这场演示后来也被称为“演示之母”(Mother of All Demos)。近些年唯一能与之相提并论的应该只有乔布斯的iPhone发布会。

在那个年代,大部分人还在和打卡机器打交道(少量是字符终端),而恩格尔巴特却现场演示了文本实时编辑、格式化、超链接;多媒体编辑和信息检索;屏幕共享和远程会议等这些50多年后对大众习以为常的操作。

演示视频截图,来源YouTube

艾伦·凯(2003年图灵奖获得者)这么评价这场演示:

这次演示是我一生中最好的经历之一,对我来说,就像摩西分开了红海。

而恩格尔巴特开发这一切的灵感,来源于他在1945年莱特岛服役期间读到的一篇杂志文章——《诚如所思》。

链接一切

时间推进到90年代初,那个时代已经有了MacOS和Windows,互联网流行的协议还是FTP、Email、UseNet、Gopher等等。信息的组织方式已经比书籍时代进步很多了,信息在本地也可以链接,但是跨越整个互联网的信息组织方式还没有出现。

与此同时,英国人蒂姆·伯纳斯-李在CERN打工,在日常工作之余,他还想着解决如何有效组织CERN内部信息组织和协同的问题——特别是CERN里面的工作人员经常是各国的科学家,面临着如何在回国之后还能有效访问信息的问题。

1990年10月,在总结之前几次失败的经验基础上,蒂姆开始着手设计万维网的三大基石——URL、HTTP和HTML。这三者之间,URL最为关键,它用一种最简单的方式描述了如何定位资源,这也是它超越其他互联网应用的原因。当然这个设计也不是完美的——蒂姆后来说,URL中”http://”的 “//”完全是多余的。按照现在的标准,如果当初没有这两个斜杠,可以降低的碳排放是相当可观的。

世界上第一台Web服务器,上面的贴纸写着“这是一台服务器,不要关机!”。来源:维基百科

与此同时,他还招募了一个实习生,在NeXT平台上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浏览器。后来一个名叫马克·安德里森的兼职程序员发现了万维网并为此兴奋不已,于是他开发了可以在多个平台上运行的Mosaic浏览器,直接引爆了万维网。再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网景、雅虎、亿贝,一直到2001年的互联网泡沫破灭。

信息链接的设想,从1945年的胶片,到2021年的元宇宙,76年恍如隔世。互联网也已经跌下神坛,从人类的希望变成一段时间内人人喊打的恶魔化身。它链接了全人类,也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正如核爆之于原子能、敌敌畏之于化肥农药,上半场的红利耗尽之后,如何继续保持“科技向善”,成为整个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最后我想引用王健飞的长文《互联网是人类历史的一段弯路吗?》的结语:

如果说,幻想是指“一家公司、一个产品、一种全新的技术可以解决我们目前所面临的全部问题”。那么,什么是希望?

希望是:我们当下所面临的一切“问题”,都会成为不久之后的“需求”,然后在下一个时代成为产品、解决方案与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

因为人类的进步,一直如此。

2021年末阅读小结

《挽救计划》★★★★★

《火星救援》作者新作,时间线上两条线写作逐渐剥开整个事件。舞台从太阳系搬到了太阳系外,高潮来得让人心潮澎湃。期待改编电影的上映。


《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三甲医院的急诊室是996的最佳劝退场所。睡眠和吃饭喝水排泄同等重要,但是往往首先被牺牲。虽然有一些人士声称自己获得成功是因为自己睡得少;不过在打算牺牲睡眠之前,我们还可以从科学的角度了解一下代价是什么。

《八月炮火》★★★★★

无愧于非虚构文学奠基之作,篇幅虽大,作者高超的叙事和文笔把历史呈现得比戏剧更精彩。

《切尔诺贝利的午夜》★★★★★

结合前两年HBO和Sky合拍的《切尔诺贝利》一起看,更有画面感。一方面是谎言和掩盖,另一方面是善后工作中(比如建造热交换器、清理屋顶和石棺),所有的机器都失灵了,只能用血肉之躯在几十秒的窗口内对抗辐射。代价是惨重的,几百上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丧失了任何用途,数十万人被迫迁徙;就连苏联帝国自己,也难说不是被它拖垮的。

《不拘一格》★★★★

2021是我作为一线管理人员完整度过的一年。虽然这本书里讲的大部分方式可能只有在奈飞才有可能实行,但我也相信自由与责任,以及它们的基石——信任。

《沙丘》★★★★

为了看电影不被剧透,赶在一周多内看完了第一部,之后看完电影发现电影只讲了第一部前一半的故事,但好在还原度能有八成。情节上不如《基地》系列扣人心弦,但其中的生态学思考却更贴近实际。

《真名实姓》★★★★

主流的科幻一类以星辰大海为背景,比如《基地》、《2001太空漫游》、《沙丘》和《星战》;而还有一类虽然还脚踏实地,但套用时髦的词已经进入了“元宇宙”。小说作者号称是赛博朋克的奠基人。篇幅不大,但如果从80年代这个出版时间出发来看,的确是惊世骇俗。

《在中国大地上》★★★★

按今天的标准来看,索鲁的毒舌是肯定要被归为“辱华”类别的——不过讲的是1986年的中国,那会儿的确是无可辩驳地落后。索鲁之所以能成书,也少不了他的特权——有铁道局的官员全程做伴(虽然他很厌恶),可以在春运期间买到长途卧铺。我们也可以知道的是,那会儿更真实的中国肯定不在卧铺车厢里。

《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

在疫情当下叠加反智浪潮,想要达到碳中和目标显然更加困难。总会有人不想相信全球变暖,只能期盼经历了这一年极端天气的中间人群中,能有更多人被唤醒。

旧书新读——《枪炮、病菌与钢铁》

这是一本近乎20年前出版的书(市面上已经有20年纪念版),1998年获普利策奖。手上这本应该是流传最广的版本(见题图),于2008年购得。之后曾来魔都实习,于百本书中挑选了这一本,可惜未读完。最近重新捧起,连小白都不禁问:“这本书你还没看完啊?”

 

一个问题概括这本书:为什么是欧亚大陆的文明最后统治了世界,而不是最早走出现代人类的非洲文明,也不是新大陆文明,更不是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的土著(连文明都算不上)。

 

一个词概括这本书:地理决定论。

 

一个字:命。这也是这本书的副标题——人类社会的命运。

 

欧亚大陆有几大优势,首先是先发优势。人类大约在冰期才到了美洲大陆,大概距今1.3万年。不过这个优势并没有多少,因为那会儿欧亚大陆的人类也没发展出什么,基本都是过着狩猎的群体而已。没有农业,没有畜牧业,有上顿没下顿。

 

第二则是物种优势。欧亚大陆可以驯化的动植物远远多于新大陆。比如新月沃地(地中海东岸地区)驯化的小麦、大麦以及中国驯化的水稻、大豆。相比之下新大陆只有玉米和马铃薯。更关键的差距在于动物,特别是大型哺乳动物。欧亚大陆人驯化了马、牛,前者建立了强大的军事优势以及通信优势,而后者在农业上使得深耕和开辟更多的耕种面积成为了可能。相比之下美洲只有羊驼,显然这家伙帮不上多少忙。有的看法认为,美洲人自己把驯化的计划断送了——他们在刚登陆美洲的时候灭绝了这块大陆上大量的大型哺乳动物——欧亚大陆的人有多年捕杀大型哺乳动物的经验,同样欧亚大陆上的动物们等级也很高;而人类到新大陆上就是虐菜了,自然新大陆的动物们遭到了灭顶之灾。

 

第三,几乎是最重要的一点是传播优势。从地图上可以看出来,欧亚大陆两头窄,中间宽,东西长,南北短。物种东西向传播没有太多的阻力,因为相同纬度的温度、光照差别不是很大,非常有利于物种的交流。相反,美洲大陆是南北长,东西窄;更要命的是,中间还在中美洲地峡处收窄了,要翻越高山沙漠才能互通。物种南北交流也非常困难,气候差别很大。一个物种在欧亚大陆驯化了,很快就可以传播到整个大陆适宜的地方;而相同的事在新大陆上要花上几倍的时间。

 

第四,人口密度。确切的说是人口聚集。印第安人的最大谋杀者不是欧洲人的枪炮,而是他们带来的病菌,例如天花。这些病菌起源于人和驯养动物的杂居,但推手则是人口的大量聚集。事实上在征服新大陆之前,欧洲差点被黑死病(腺鼠疫)击垮。更不用说天花。在一次次的瘟疫过后,幸存的人们普遍带有了多种传染病的抗体,而上万年前分家的美洲人一下子无法面对如此多的病菌,95%的人口被杀死。

 

美洲大陆事实上并不小,达到了欧亚大陆76%的面积,本可一战。两个大陆的文明在1492年的地理大发现之后的碰撞,最后以欧亚文明彻底胜出而告终。“地理决定论”虽然有“马后炮”之嫌,不过算是目前看来最靠谱的解释(相比于“人种论”、“宗教论”)。

 

谁也没比谁强到哪里去,不是因为你的皮肤,也不是因为你信的上帝,仅仅是运气好投胎到这块地上了。

《创新者》- IT界的史记

这本书在罗辑思维上架当天,马上下单,下午书就到手(老罗家改用京东配送后的福利)。之所以如此毫不犹豫,原因有二。

 

第一,这是一本关于计算机的发展史的书。印象中似乎没有一本在这个方面特别出众的著作,从业人员的脑子里还是计算机等级考试里的那些枯燥乏味的时间线——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型集成电路。《创新者》从埃达讲起,抓住了这段历史中的关键人物和事件,并且梳理出了其中各处的联系和脉络。

 

第二,本书作者是当今传记类作家的头牌——沃尔特·艾萨克森。他最近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是《乔布斯传》。除此之外,他的《本杰明·富兰克林传》以及《爱因斯坦传》也深受好评。不过,他的来历更有名头,新闻记者出身,曾经担任《时代》周刊的总编以及CNN的董事长。

 

回到《创新者》本身,本书的主线非常清晰。除了首末两章,每一章按照时间顺序排列,选取某段时间内的一个主题展开,并有丰富的细节以及简单的评论,留给读者不少思考的空间。

 

本书第二章讲述了计算机发明前前后后的故事,从乔治·斯蒂比兹的K模型,康拉德·楚泽的Z3计算机,到阿塔纳索夫设计的计算机,英国的巨人一号(图灵给出设计意见),艾肯与IBM合作的哈佛马克一号,最后是家喻户晓的ENIAC(埃克特与莫奇利)。这其中还包含了一宗著名的诉讼——阿塔纳索夫与莫奇利之间的专利纠纷。

 

1941年6月,莫奇利拜访了在艾奥瓦州埋头孤身捣鼓计算机的阿塔纳索夫,问了他一些问题,并有可能在其中得到了一些灵感。而另一方面,阿塔纳索夫虽然有一些想法,但并未真正做出成品,并且更要命的是,他的律师并没有把他的专利文书及时提交给专利局。

 

在莫奇利和埃克特获得了电子计算机的专利之后,阿塔纳索夫愤怒地诉诸公堂,当中还有声称有专利权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最后的结果是大家都没有得到这份专利,莫奇利的专利也被撤销了。法官认为,莫奇利借鉴了阿塔纳索夫的想法,但是电子计算机是由多个创新者的想法融合而成,并不为某一个人或者组织独有。

 

这也是本书的一个核心观点——创新不是闭门造车,不靠某个人的神来之笔,而是多名创新者复杂协作的产物。尽管如此,本书仍然给予了莫奇利和埃克特很高的评价,认为他是电子计算机发明过程中最重要的人物——即第一发明人。而图灵关于通用计算机的概念,则在理论上指引着计算机的发展。

 

后来又有一件更广为人知的类似事件——乔布斯和盖茨关于图形界面的纠纷,本书自然没有落下。法庭上的结局是类似的,图形界面的专利权无效。大家都记住了盖茨著名的评论:“我打算从一个富有的邻居施乐家里偷一台电视机,当我翻墙进去时发现已经被苹果偷走了。”

 

埃达有个著名的富有争议的论断:“无论如何强大的计算机也无法实现真正的思考”。这点上图灵不同意,认为几十年内会出现可以通过图灵测试的机器。本书写成之时,AlphaGo还没打败李世石。人工智能近年来的飞速发展,似乎让人看到了希望。不过最好的AI道路也许不是彻彻底底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而是增强智能(Augmented Intelligence),让人脑和机器分别从事最擅长的部分,人机共存共生。

 

假以时日,编程将成为工作的基本技能之一,类似于现在熟练使用办公软件的要求——或者说,编程和英语奥数一样,也会成为家长们趋之若鹜的培训内容。

创业教皇的创业圣经

Peter Thiel鼎鼎大名,在硅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Paypal黑帮的老大,在创业界的地位自然没话说;而成功投资Facebook又使其在投资界名声大噪。他在创业界的地位,似乎只有Paul Graham能够与之抗衡。

 

 

本书源于Peter Thiel在斯坦福大学开设的课程CS183:『创业』的课堂笔记(即本书第二作者Blake Masters所记录),书里讲述了Peter大叔的创业哲学和一些商业理解。点击『阅读原文』可以下载到课堂笔记的epub版。

 

下面我挑几个有意思的部分谈谈:

 

『我们曾经想要会飞的车,如今得到的却是140个字符』

 

Peter认为,科技发展是从0到1的质变,而全球化是从1到n的量变。在1815~1914年期间,科技发展迅速,全球化也快速蔓延。而从一战到1971年,科技发展神速,全球化放慢。从1971年到现在,全球化加速,而科技发展仅限于信息技术。

 

记得有人说过,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在短期内往往过于乐观,而长期来看往往过于悲观。也许从1971年到现在的时间仍然是『短期』,也有可能正处于大变革大突破(奇点)的前夜。但对于早已习惯科技突飞猛进的人们,近些年来的科技,似乎一点都没有加速发展的样子。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以及航天、交通、能源、机械等行业,都无法和上个世纪前几十年相比,更别提类似制药行业内的『反摩尔定律』(每隔10年每10亿美元研发而获准生产的药物降低一半)。最近的时间内大家都似乎都忙着和信息业相结合,在另一个维度上创新。

 

『也许当今的中国是最典型对未来明确的悲观主义者』

 

Peter在书中对中国不太客气。在第一章里他认为中国近30年来的发展只是快速复制其他国家的道路,是从1到n的过程,不过拥有后发国家优势。GDP翻倍,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也同比放大,并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地方。局外人(可能还有很多局内人)沉迷于国内的巨大财富,却没注意到大量富人正努力地把自己财富转移出国。

 

『如果你不知道格拉德威尔是赶着婴儿潮出生的人,你也就不能理解他的言论』

 

在Peter眼里,成功中运气的成分比大多数人想象的低的多。他也不忘直接挖苦《异类》的作者格拉德威尔,后者通过综合数据认为在婴儿潮之间出生的人(如比尔盖茨和乔布斯)更容易获得成功。

 

『每单1000美元的生意最难做』

 

如果平均销售额在百万美元甚至以上,你必须使用复杂的销售技巧,努力经营和每一个客户的关系,即使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达成生意,并提供长期的售后服务。你不太需要专门的销售,相反,CEO必须亲自承担销售的工作。例如Musk的SpaceX公司与NASA签订的10亿美元大单。另外电信市场也很类似。

 

如果平均交易额在1万到10万美元左右,你需要建立精悍的销售团队向客户推销产品。例如Box公司的企业云服务。而所谓的企业级市场也主要在这个区域。

 

每单100美元左右的生意,你需要做好营销,因为销售成本明显太大不划算。购买广告、印优惠券是最好的做法。

 

而如果更低的话——10美元以下,那更适合采用病毒化营销。Paypal创立之初,通过直接给客户送钱获取客户,并让他们邀请其他人注册获得更大的优惠。只要客户获取成本低于客户带来的价值,生意就能进行下去。

 

而中间一个区间——1000美元左右的市场,是不折不扣的销售盲区。雇佣销售成本偏高,而营销的方式又很难打动客户,广告效率太低。这也是小企业难做的地方。

 


 

《从0到1》的篇幅不大,适合快速阅读(不知道为何出版社要做成精装,每一页还有超大的页边距和行间距,携带反而不方便)。其中的观点各位可自己斟酌,如有读者是创业君,里面有不少章节可以细细品味,或者和当前的情况一一对照。虽然不一定符合中国国情,但也可供参考。

 

Smart and Get Things Done

上周在刘未鹏的博文里看到了Joel Spolsky关于招聘和管理的博客文集《Smart and Get Things Done》这本书,在网上辗转找到电子版并这几天在iPad上看完了(羞愧一下没买正版)。Joel的风格还是那么简单直白,切中要点,英文也非常好理解(移民的缘故?)。虽然书是从招聘者和公司老板的角度来谈的,不过里面很多内容还是值得广大IT从业人员一读的(特别是软件开发者)。对于短期内不会有机会参与雇佣的人来讲,也可以通过书中的一些例子来对雇佣的公司进行反向选择(如果你拥有多重选择的话)。
书里给我印象最深有两点:
1. 判断一个人是否聪明,看他能不能很快理解我(面试官)说的意思,而不是我再三解释;
2. 如果你对雇佣一个人犹豫不决,那就说“不”。
另外,他对“Hard-Core”的态度,也让我相信我当初选择从底层做起的决定是正确的。
p.s. 书名“Smart and Get Things Done”是Joel招人的最基本原则,来自于微软。

观止

从图书馆借的《观止》,基本上算是一口气读完了。当前世界上占有率最高操作系统(NT内核的Windows)的开发过程可以说是惊天地泣鬼神。很难想象如果NT失败了,或者像Vista那样恶评如潮,今天的微软会是什么样子。印象很深的有几处:dogfood文化、push文化和最后的death march。
根据Wikipedia,Eat your own dog food,来源于某电视广告。某明星为某狗食打广告,并宣称自己也用这个牌子的狗食喂自己的狗。而在IT界,最早使用是在1988年的微软,并在接下来的各种系统很好的坚持了这个原则。这是一个很优秀的软件工程实践,如果有条件的话,我强烈推荐开发团队采用它。在APIS的开发中曾经尝试过,效果很不错,立马揪出bug和糟糕的用户体验问题一坨。
因为导师曾经在微软工作过,因此对push文化也有所耳闻。对于微软之前是什么样,《观止》中没有交代,但NT的开发肯定给这个文化加上了浓重的一笔。而在最后的death march中,这种文化达到了极致。
对于本书署名的翻译,我倒是有所微词。对于这本书而言,showstopper指代的是最严重bug的类型;而“观止”这个词是明显带有褒义的,以此做书名似乎不太妥当。观止本身对应showstopper的另外一个意思,“因特别精彩而被掌声打断的表演或表演者”。当然我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建议,只是觉得译为“观止”似乎丧失了原文的双关性。

简评 《天朝的崩溃》

首先,此天朝非彼天朝,牛同学看到标题以为是国内的非法出版物。

对于鸦片战争的了解,除了小学时看过的《上下五千年》和《近代八十年》以外,还有《鸦片战争演义》和电影《鸦片战争》,剩下的就是历史课本和其他零星的摘要描述。之前最近一次接触鸦片战争的历史,应该是去年十一的下关静海寺之旅(南京条约签订地),里面有个南京条约纪念馆,所描述的内容基本也和历史课本没有多少差别。然而这本《天朝的崩溃》,基本把我前20年关于鸦片战争的理解重新刷洗了一遍。不为其有多少翻案,而为其翔实的数据,丰富的引证以及客观的评述而折服。当我们脱离了狭隘的民族主义历史观和弱者受欺凌的悲情来看160多年前的硝烟和谈判桌,终于发现历史原来不是像我们一直接受灌输的那样,黑白分明,正义和邪恶势不两立。

全书从”琦善卖国论”谈起,点评了之前的主流史观的矛盾–在总体上把鸦片战争的失败归结于中国的落后,具体上归结于琦善等人的投降卖国;总体上承认大清无力挽回局势,具体上又认定林则徐等主战派代表了正确的方向,只要他们的主张得以实施,中国就有救。在绪论中,作者还提出,历史学的基本价值在于”以史为鉴”,坚持对自我历史的不断批判,不论是妥协者还是抵抗者,是避免它重蹈历史覆辙的坚实保证。

作者在第一章就从军事上给出了清军必败的理由。以往我们总是很难理解为什么远道而来区区几千人十几条船就打开了有百万军队国度的大门,在这里就可以找到答案:装备差,兵力分散,素质低下,战术落后。英军能够数千人一起用,但清军只能分散把守各个海口;清军的调兵经常要从四川贵州陕西湖北来,路途虽不比英军遥远,但走路显然没有坐船舒服,以逸待劳基本也谈不上。此外还有装备上以及作战思想的巨大落后。

林则徐因战前”虎门销烟”战后抗英而成为民族英雄。尽管如此,他的战争准备严重不足,敌情判断出现了严重失误,制敌方略不合实际。一开始吃准英国不会轻易开战,后来认为即使开战也不会如此之快,再后来在战场上的战术也不对头。虽然他有一些洋务思想的萌芽,但已经跟不上历史的要求。”鸦片战争给中国提出的使命是近代化,偏离这一轨道就不可能真正的制夷,反有可能偾事。林则徐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是他的错误,尽管他那对抗的姿态是可以表扬的。”后人也常把鸦片战争与后来东京湾的黑船做比较,分析为什么列强的出现在两个文化相近的东方国家造成了如此相反的结果。可以知道的是,清廷在战后没有进行任何的反省,对外政策依然为天朝对待番夷的”羁縻”,”清军战士的鲜血白流了”。

那些历史的”罪人”、”投降派”,如琦善、伊里布、牛鉴、奕山、杨芳、奕经、耆英等等,大多数一开始都是”力剿”的主战派。只不过有些人,如伊里布,还没打就知道必败,所以一直避免正面冲突,以妥协为主;有些尝过了英国人的苦头,才纷纷主和。而道光帝就夹在这帮官员当中,时而摇摆在”剿抚”之间,追求的是少花钱,早点了断。

战争的过程也与我印象中的历史不符。记得小时候看到英军第一次进攻厦门时,因闽浙总督邓廷桢早有准备,被迫北上攻打定海,颇为家乡自豪了一番。今次看此书外加一些其他材料,才了解到英军一开始的目标就是定海,在厦门无功而返大半是清军的邀功。而在战争的第二阶段,即使是城防最坚固的厦门石壁炮台(那时胡里山炮台还没建),也只让英军付出了死亡1人,受伤16人的代价,耗时仅3-4个小时。放足球来讲,基本算是”半场教学比赛”。

书里有句话,”知识给人力量,愚昧也给人力量,有时是更大的力量”。让我想到了《1984》里的名言:”Freedom is slavery, Ignorance is power”.

(author: marshall)

推荐《十亿消费者》

    在阅微堂上看到的推荐。豆瓣的地址在这里。由于有一些敏感的内容,在国内没有正式出版。可以在译言上在线阅读

    作者算是一位中国通,华尔街日报驻北京总编。曾在台湾呆过5年,北京呆过15年,会说中文。下面是主要内容:

    • 中国加入世贸的诸多内幕,包括中国高层和美国高层间的一些重要事件
    • 中金:摩根士丹利与建设银行的合资成败
    • 赖昌星小传
    • 新华社和道琼,路透争夺向中国股市传送世界财经新闻的“战役”
    • 道格拉斯和波音在中国投资前后
    • 美国媒体大王默多克在中国的起落,凤凰电视的起步,中国《财经》杂志的创办
    • 中国电讯集团,中国联合通信,UT斯达康的生成发展,和相互之间的争斗
    • 哇哈哈集团的发家史,潘石屹和张欣的地产王国

然后是我看到现在最有感触的一段文字:

在中国,从上而下的强力控制从来都被认为是达到和平和繁荣的唯一途径。其中一个原因是中国是一个基于耻辱感的社会,这和基于内疚感的西方社会有很大的不同。在西方,由于社会受到宗教的指引,很多控制是来自人们内心的。内疚,最终导致对罪恶和永远受到惩罚的恐惧,制止了不良行为的发生。然而在中国,人们害怕的是被揭露,以及随之而来给整个家族蒙羞所带来的耻辱感。因此,只要不被抓住,中国人做任何事都可以心安理得。在这种环境下,法律和秩序唯一有效的形式就是一个强权而又无处不在的政府,从而加大了你作恶之后被抓住的可能。

  虽然这段文字里的内容也许存在争议(在豆瓣上就看到了不同的意见),不过可以让大家从另一个角度,反思国内的现状。

企业应用架构模式读书笔记(二) Domain Model

这个笔记主要记录一下领域模型。
第一次听说领域模型是在JavaEye的一个帖子上。 也就是那个经典的robbin总结。那时候看是一头雾水,根本不知所云,虽然当时已经是大三下半学期,开发了学院的那个CMS。从IBM回来以后,开始着手重新启动APIS的开发,同时引入了Spring框架。一些项目上的心得,再加上对APIS设计上的疑惑加在一起,重新再看那篇帖子,真是豁然开朗啊。同时也去了Martin Fowler的Bliki上看了那篇批判贫血模型的blog
其实所谓的领域模型,我在使用Hibernate的时候,就已经使用了这个模式。不过在Martin Fowler写这本书的时候,Hibernate不知道存不存在,即使存在,也肯定很不成熟吧。通过O-R Mapping,我们建立了领域模型。比如说,对于PoEAA书里那个例子来说,建立了Contract, Product, RevenueRecognition三个领域对象。这些对象之间通过引用互相联系。同时把一部分验证、计算的逻辑放在了领域对象里。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这些领域对象,或者说这些类,可以存在继承或者关联关系,也拥有多态、封装的特性。可以说把OO发挥得淋漓尽致(不过发挥过头了也不好)。先贴一张图吧,就是书里的类图。
(附带说一下,CSDN里图片上传以后的那个预览窗口里那些文字不知道为什么还保留着,根本没有用。这个FCKeditor改得不够?)
三个领域对象互相关联。同时对不同的产品,使用了不同的计算策略(Strategy模式)。
底层的数据映射模式,可以使用Data Mapper,或者是Active Record(就是RoR里的那个),前者通过另外一个类似DAO的类来处理CRUD,而Active Record在领域对象内部处理持久化。Fowler的观点好像是不需要DAO了。
另外,对x血模型我也不是很清楚。有很多种说法,就是在JavaEye上看到的,robbin说的都不一样。最典型的就是关于贫血模型了(Anemic Domain Model),根据Fowler的说法,就是把所有的Domain Logic抽到Service 层以后,只有单纯的getter和setter的领域对象模型。而充血模型(Rich Domain Model),在底层那些POJO里就包含了一部分的逻辑。但把事务处理等工作交给了Service Layer。另外还有一个胀血模型(Bloated Domain Model),是一个反模式,把所有的工作都交给了领域对象,包括事务(因为事务总是经常要涉及到其他部分)。
还有一个失血模型,英文不知道,内容也不太清楚。这是我的理解。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同样没有失血模型的描述。也是在JavaEye上,robbin总结的帖子

  1. Anemic Domain Model: Service –> DAO –> Domain Object
  2. Rich Domain Model: Service –>Domain Object <–> DAO
  3. Bloated Domain Model: Domain Object <–> DAO

如果是这样的话,其实这和Fowler所定义的的贫血好像并不一样。脑子有点被搞糊涂了,呵呵。不过我想追究这么多,搞清楚概念也没什么用。重要的是自己去实践一下,哪个好用,易于扩展、易于维护。到底是不是纯粹的OO,并没有那么重要。